考古學支持聖經嗎?
考古學支持聖經嗎?
考古學對學習聖經的人很有幫助,因為考古發現往往能讓人對聖經時代的人的生活、生活環境、習俗和語言有更多了解。此外,考古學也提供有用的資料,讓人知道聖經預言得到應驗,諸如古巴比倫、尼尼微和泰爾這些城的傾倒。(耶利米書51:37;以西結書26:4,12;西番雅書2:13-15)可是,考古學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歷史文物有什麼價值,也須有人解釋才能讓人明白,而這些解釋難免都會出錯和需要修改。
基督徒的信心,不是建基於考古學家發現的殘磚、爛瓶,或什麼頹垣斷壁,而是建基於整套協調一致的聖經真理。(哥林多後書5:7;希伯來書11:1)不錯,聖經經文互相呼應、執筆者坦誠無偽、預言得到應驗和其他許多特色,都充分證明「聖經全都是上帝用聖靈啟示的」。(提摩太後書3:16)話雖如此,讓我們考慮幾個有趣的考古發現,看看聖經的一些記載怎樣得到證實。
1970年,一隊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發掘文物時,發現了一座燒焦的房子。負責指導挖掘工作的納曼·亞維格說:「任何受過這種工作訓練的人,都很容易理解現場發生過什麼事件:一座建築被火焚毀,牆壁和屋頂都坍塌了。」在一個房間裡,他們找到一截手臂的骨頭[1],指頭全都張開,狀似伸手去抓住前面的台階。
房間裡的地面上散落著一些錢幣[2],最晚期鑄造的,是在猶太人反叛羅馬的第四年,即公元69年。房子倒塌前,屋內已是亂七八糟。亞維格說:「眼前的一切使我們不禁想起約瑟夫斯的報導:羅馬士兵攻陷耶路撒冷後就開始搶掠民居。」歷史學家確定,羅馬士兵洗劫耶路撒冷一事發生在公元70年。
骨頭經過分析後,確定是屬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聖經考古學評論》(英語)說:「羅馬人攻入城後,房子著起火來,這個年輕女子被困在廚房裡,不久就倒在地上,死前仍然竭力朝著門口的台階爬去。但火勢蔓延得太快了,
她根本來不及逃命,結果被埋在掉下來的碎石碎磚裡。」這個場景讓我們想起,在此之前約40年耶穌曾對耶路撒冷說預言:「你的仇敵必……掃滅你和你境內的居民,不容你境內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路加福音19:43,44)
考古發現證明聖經是準確無誤的,這些發現也包括了某些聖經人物的名字。有些批評聖經的人曾聲稱,聖經的執筆者杜撰了某些聖經人物,或是誇大了他們的聲望,而考古發現證明這些批評虛謊無理。
聖經人物的名字
以賽亞書20:1提到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的名字,但一些著名的學者曾一度認為這人純屬虛構。然而,1843年,在今天伊拉克豪爾薩巴德附近的底格里斯河一條支流旁邊,有人發現了薩爾貢的宮殿[3],宮殿佔地約10公頃。結果,對不熟悉聖經的人來說,薩爾貢二世也不再是個陌生的名字了,如今,他是最為人知的亞述王之一。他在一個史冊[4]裡,宣稱自己攻佔了以色列的撒馬利亞城。根據聖經年代學,撒馬利亞於公元前740年被亞述攻陷。薩爾貢還記錄他攻佔了亞實突,這進一步證實了以賽亞書20:1的話。
古巴比倫城的遺址位於現今的伊拉克,考古學家進行發掘時,在伊什塔爾城門附近挖出了大約三百塊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這些泥板談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統治的時期,也雕刻了一連串的名字,包括「約戶地的王,約敬」,指的是猶大王約雅斤。公元前617年,尼布甲尼撒第一次攻陷耶路撒冷,將約雅斤擄到巴比倫。(列王紀下24:11-15)泥板上也刻有約雅斤五個兒子的名字。(歷代志上3:17,18)
2005年,考古學家在另一個地方進行挖掘,希望找到大衛王的宮殿。他們發現了一座體積巨大的建築,是用石頭建成的。他們相信在2600年前,也正是上帝的先知耶利米生活的那段時期,巴比倫人將耶路撒冷夷為平地的同時,也摧毀了這座建築。雖然這座建築是否大衛的宮殿仍有待考證,但考古學家埃拉特·馬薩爾卻找到了一件有價值的文物,就是一個寬1厘米的封泥,封泥上的壓痕[5]顯示:「屬於紹比的孫子,示利米雅胡的兒子猶哈」。壓痕清楚表明,用來蓋封泥的印章屬於猶哈,即猶甲。聖經提到,他是猶大的首領,是耶利米的敵人。(耶利米書37:3;38:1-6)
馬薩爾說猶甲「在王室官員中位列第二」,僅次於沙番的兒子基瑪利雅,在大衛城出土的封泥壓痕上就有猶甲的名字。聖經指出,示利米雅(示利米雅胡)的兒子猶甲是猶大的首領。在發現這個封泥之前,除聖經以外就沒有任何地方提到猶甲。
以色列人會寫會讀?
聖經顯示古以色列人會讀書寫字。(民數記5:23;約書亞記24:26;以賽亞書10:19)可是, 批評家卻不同意。他們辯稱以色列人大多是通過口傳這個不可靠的方法,將聖經的歷史輾轉相傳。然而,考古發現使他們的理論站不住腳。2005年,考古學家在泰勒察熱特(位於耶路撒冷和地中海之間)發現了一塊石灰石,上面刻有一份古老的字母表。這或許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希伯來語字母表[6]。
這份字母表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0世紀。有些學者說,這一發現顯示:那時「耶路撒冷文化先進發達,當地的抄經士接受正規的訓練;還有,以色列人有一個迅速發展的行政制度」。這跟批評家的論調正相反。看來早在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人就會讀書寫字,所以他們理應能夠把自己的歷史記錄下來。
亞述的記錄——又一佐證
亞述是古代一個強大的帝國。聖經的記載不時都提及亞述,而許多考古發現證實了聖經所說的話準確無誤。比如,發掘古尼尼微城(亞述的首都)時,考古學家在西拿基立的王宮裡發現了一塊石板雕刻[7],雕刻描繪亞述士兵在公元前732年攻陷拉吉後,押解猶太俘虜的情景。你可以在列王紀下18:13-15讀到聖經的記載。
在尼尼微出土的西拿基立編年史[8],提到猶大王希西家的名字,並記述在希西家統治期間西拿基立發動的戰爭。另外,其他亞述王的楔形文字紀錄不但提到猶大王亞哈斯和瑪拿西,也提到以色列王暗利、耶戶、約阿施、米拿現和何細亞。
西拿基立在他的編年史裡,大肆吹噓自己如何戰績輝煌,但值得留意的是,他從沒提過他攻佔耶路撒冷。聖經指出西拿基立來到耶路撒冷,沒有攻城,因遭上帝大力挫敗,就灰溜溜地返回尼尼微。西拿基立故意不記述這件事,反而證明了聖經準確可靠。根據聖經,西拿基立最後被自己的兒子刺死。(以賽亞書37:33-38)有意思的是,兩份亞述銘刻也證實了他遭兒子暗殺。
由於尼尼微的居民怙惡不悛,耶和華的先知那鴻和西番雅均預告這座城會被徹底摧毀。(那鴻書1:1;2:8-3:19;西番雅書2:13-15)公元前632年,巴比倫王那波帕拉薩爾和米底亞王基亞克薩里斯聯軍包圍並攻陷尼尼微,應驗了先知的預言。今天,尼尼微重見天日,考古學家 能夠在遺址進行發掘,他們的發現再一次證明聖經的記載準確無誤。
古時,努施城坐落在底格里斯河以東、尼尼微的東南方。1925至1931年間,考古學家在這裡進行挖掘,發現了許多手工製品,包括約二萬塊泥板。泥板上刻的是巴比倫文,記載著許多詳盡的資料,是關於當時的法律手續的,這些手續跟創世記族長時代的很相似。且舉例說,泥板上的文字透露,「家族神像」(通常是泥製的小雕像)相當於地契。持有家族神像的人就擁有合法的繼承權。這或許能解釋,族長雅各和妻子拉結舉家遷徙時,為什麼拉結要帶走她爸爸拉班的家族神像,而且,拉班為何要竭力追回神像。(創世記31:14-16,19,25-35)
以賽亞的預言及居魯士圓柱
圖中的古老泥柱稱為居魯士圓柱[9],刻在柱上的楔形文字印證了另一個聖經記載。這圓柱在幼發拉底河的古西巴爾出土,距巴格達約32公里。圓柱記述了居魯士大帝征服巴比倫一事,而就是這位居魯士創立了波斯帝國。令人驚奇的是,耶和華通過先知以賽亞,在事前約莫二百年已提及一個名叫居魯士的米底亞-波斯王,說:「『他是我手下的牧人,凡我喜歡的事,他都必為我徹底執行。』我論到耶路撒冷說:『這城必定重建。』」(以賽亞書13:1,17-19;44:26-45:3)
值得留意的是,圓柱也提及居魯士遣返俘虜的政策,這一政策與其他古代征服者的政策迥然有別。聖經和世俗歷史都證明居魯士的確釋放了猶太人,而且,猶太人也回鄉重建耶路撒冷。(歷代志下36:23;以斯拉記1:1-4)
聖經考古學雖是一門新興的科學,但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並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寶貴的信息。我們看出,許多考古發現都證明聖經是真實準確的,有時,連細枝末節也絲毫不差。
你想知更多嗎?
聖經能夠幫助你活得快樂,活得有意義嗎?一部長達兩小時的數碼光碟(DVD)影片,名為《聖經——一本載有事實和預言的書》(現以32種語言發行),就談到這個重要話題,並附有感人的訪問。
《聖經——上帝的話語抑或人的話語?》
你需要更多證據,好相信聖經不是神話,而且內容和諧一致嗎?聖經記載的奇跡真有其事?這本書有192頁(現以56種語言出版),請看看書中提出的證據。
[鳴謝]
亞歷山大大帝:Roma, Musei Capitolini
《辨明聖經的真理》
這本聖經研究課本(現以162種語言出版)共有19章,談到所有重要的聖經道理,並說明上帝對人類和地球的旨意。
《我的聖經故事書》
這本書(現以194種語言出版)特別為孩子編寫,有精美的插圖,並按時間順序談及116個聖經人物和事件。
[第15頁的圖片鳴謝]
錢幣:Generously Donated by Company for Reconstruction & Development of Jewish Quarter, Jerusalem Old City
[第15頁的圖片鳴謝]
Society for Exploration of Land of Israel and its Antiquities
[第16頁的圖片鳴謝]
3: Musée du Louvre, Paris; 4: Photograph taken by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5: Gabi Laron/Institute of Archaeology/Hebrew University © Eilat Mazar
[第17頁的圖片鳴謝]
6: AP Photo/Keith Srakocic;7, 8: Photograph taken by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
[第18頁的圖片鳴謝]
Photograph taken by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